top of page
Search

壓瘡的形成與治療

  • Writer: Ken Chen
    Ken Chen
  • May 19, 2017
  • 2 min read

壓瘡,又稱為褥瘡。成因是皮膚及其皮下組織長期受到壓迫及磨擦,令皮膚表層受傷或傷至皮下組織、肌肉與骨頭,造成血液循環受阻,細胞缺氧壞死。一般會發生於髖骨、膝蓋下側、肘部、腳後跟或腳踝等骨頭較為突出的位置。

壓瘡的出現有很多因素,年紀較大、營養不良、長期卧床令皮膚受壓或移動時產生的剪切力、不及時治療傷口造成的細菌感染、局部的溫度或濕度影響、有糖尿病或其他血液疾病等都是誘因。因此,常發於是長期卧床、行動不便、有失禁或糖尿病、皮膚脆弱或營養不良等患者。

壓瘡分有4個等級,第一級是皮膚表層沒有破損但有持續不消退的紅腫; 第二級是皮膚表層已破損或產生水泡或紅疹,或有液體流出; 第3級是指受傷程度已深至皮下組織或脂肪,皮膚出現坑位; 第四級是受傷程度已傷及肌膜、肌肉,甚至骨頭和關節。

壓瘡若不及時治療,待傷口惡化不但治癒時間更長,嚴重者更會罹患敗血症、需要截肢,甚至死亡。因此,長期卧床或要坐輪椅的患者必須定時改變姿勢,避免讓同一個地方長期受壓,床上用具及輪椅亦須保持平整及清潔; 若患者有失禁的情況,就需要及時清理排泄物,避免患者的皮膚受影響; 如患者的受傷處已形成水泡或潰爛,就應求醫,醫生會根據情況為患者清潔及處理患處,並定期更換敷料至傷口癒合。

此外,不只是老人家或行動不便的患者,大家平日都應保持營養均衡,適量運動,注意衛生及保持皮膚乾爽,就能大大減低患上壓瘡的機會。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Classic
  • Twitter Classic
  • Google Classic
Plexus Electrical Therapy Application.JP
針炙.jpg
CT2201-model.jpg

  We provide physiotherapy for 物理治療包括:

  1. Acute/ Chronic Musculoskeletal Injury (Sciatica, tennis elbow, frozen shoulders, neck/back pain....etc) 急性及慢性骨傷痛症問題

  2. Stroke 中風復康

  3. Postural correction (esp. Scoliosis) 姿態分析

  4. Child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兒童大肌肉發展遲緩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About us 關於我們

  本中心提供各種先進

  有效的醫療設備,配

  合註册物理治療師的

  專業治療方案,務求

  爲每位病人解決各種

  痛症。

聚滙物理治療中心

長期痛症
骨骼肌肉軟組織創傷
孕婦痛症
骨科醫生

脊醫
therapy hk
超聲波治療
牽引治療

外八字腳
頸痛治療
sports injury physio
盤骨

中樞性面癱
髖關節
踝關節
脫臼

肌肉酸痛治療
勞損治療
內八字腳

物理治療師
長短腳
肌肉骨骼結構失穩訓練

PHYSIOTHERAPY - MANUAL THERPAY - ACUPUNCTURE- ELECTROTHERAPY - ACUTE INJURY - SCOLIOSIS - STROKE - DEVELOPMENTAL DELAY

bottom of page